中文名称 : 武直-10
外文名称 : CAIC Z-10
所属国家 : 中国
首飞时间 : 2003年4月29日
服役时间 : 2012年11月18日
装备类型 : 中型攻击直升机
设计单位 : 哈尔滨飞机公司
美国《中国防务》刊物介绍,目前人民解放军陆军部队仍然缺乏一种能够与美国的AH-64阿帕奇以及俄罗斯的米-28浩劫媲美的专门担负支援地面作战遂行反装甲突击任务的武装直升机。
从1982年创建伊始,到现今已升级的分布于各大军区和部分主力集团军属若干仅相当于美军战航营级规模的陆航直升机团,中国陆军航空兵现役的攻击型武装直升机阵容仅是由30-40架哈尔滨武直-9(WZ-9G,据信仍在持续低速量产)和8架欧洲直升机公司(前法国航宇公司)的SA.342M小羚羊,另外还有大约近几年引进的60架可携带非制导火箭发射器以及自由落体常规炸弹的米-171河马突击支援直升机组成。 武器大全由WuQI.TTCx.nET编辑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位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市昌河公司的部属602直升机研究所就开始了一个旨在发展一种新型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研究计划。这一新型直升机的命名估计为专武-10(也就是专门武装直升机-10型——ZW-10)。
该直升机最初推测可能和南非阿特拉斯公司CSH-2茶隼以及意大利阿古斯塔公司的A-129同一吨量等级,其设计及研发主体包括涡轮轴桨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可能都衍伸自哈尔滨直-9,但该机的前机身进行了修改,并采纳了与AH-64或卡-52相同的流行标准双驾乘制式——增加了另一名副驾驶员兼武器控制官的任务与座位(这要求在尽可能减降直升机正面被弹面的同时保持一定的机身横向尺度)。
据相关网络的一张照片显示,专武-10的机身布局以及尾旋翼和直-9的风格类似,视界宽广的座舱内的两个乘员座椅为更便任务于交替转换的并列式,直升机顶部装有一个类似美国OH-58D奇奥瓦战斗/观察直升机的光学瞄准具,在机首防护装甲前端还有一个机头前视红外系统(FLIR)。该直升机最多可以携带8-10枚反坦克导弹或红外制导短程空空格斗导弹。
虽然该机还不具备美国阿帕奇武装直升机那样的吨位等级与实力,但仍将在中国陆军航空兵的现代化以地面部队综合战斗力提升上面起到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转接作用。 (ttCx.nET)
据台湾《东森新闻报》1999年5月报道,中国同欧洲直升机合作的“专武-10”计划(西方称之为“Z-X”)目前进展顺利,如不出意外的话,专武-10估计已于1999年9月前完成试飞任务,2000年左右量产。现在所有5架原型机都在中国直升机测试设备最完善的南昌直升机研究中心进行高级试飞课目。
专武-10计划主要由属于中国二航集团的哈尔滨飞机制造公司(HAMC)负责,于1992年责成全国四十余家相关院所立项开发,为陆军“九五”计划重点攻关项目,得到军方总装部领导的重视。总装部副部长徐怀中中将数度到该公司视察项目进度。其任务定义为直-9B的中型专门武装直升机,全机净重约5543公斤。其主要任务为树梢高度战场遮断,消灭包括敌地面固定和机动的有生力量,并兼具一定的空战能力。专武-10未来配合设有顶置瞄具的直-11轻型直升机取得目标,可完全在接敌隐蔽处发动进攻,故战场生存能力极强。该机除部份光电瞄准系统可见于武直-9外,更配有FLIR红外仪,因此具有有限复杂天气和夜间作战的能力。 (WuQI.TtcX.net)
专武-10直升机全约长14.15米(旋叶转动时),高约3.84米,最宽处(包括短机翼)约4.35米,采国际流行的纵列式座舱布局,窄机身,后三点式防冲撞起落架; 基本继承直-9式的涵道式尾桨和飞行传动系统。
主桨由4片全复合材料桨叶构成,直径约为12米,尾桨为11片弹性玻璃纤维宽叶。采用传统布局的专武-10同美制RAH-66相比,不具备雷达隐身的气动结构,而是通过大量采用吸收雷达波长的复合材料和涂装来缩短被敌人发现的距离,同时也达到减轻飞机重量的目的。
航电设备采用国产和法制数字化系统。座舱内前后都有平面显示器(HUD)和三台多功能台头数字显示屏(MFD),结合HOTAS的模式切换控制系统,大大减轻了飞行员的负荷,也使飞行员得以花更多时间观察周围地形、战术环境而不是总盯着眼花缭乱的各式仪表。这正是当代战场战术运用的最大特点之一。
专武-10最大武器外挂约1500公斤,机身两侧的短翼约长4.32米,可挂载包括57,90毫米多管火箭,23毫米机炮夹舱,导弹等武器。同时,配合专武-10计划研发的激光制导半主动反坦克导弹,闪电-2也接近完成。火控系统为类似法国星夜(StarryNight)的数字一体化设计。后座武控官可利用国产头盔瞄准具,结合机鼻球形FLIR,为机头下方的23毫米机炮和外挂武器标定目标。拜美制1553B数据总线所赐,专武-10同样胜任挂载各类北约制式机载武器,为将来飞机升级、出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专职武装直升机,专武-10的战场生存能力被看作是同攻击能力一样重要的项目指标。其设计人员充分考量了当代武直运用的实例和其未来科技发展趋势,使ZW-10基本具备了未来高科技战场的生存能力。除了前面提到的防撞毁起落架和复合材料的使用外,其完整的电战系统也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