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军用无线电通信装备
军用无线电通信装备,是军队中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息的技术设备的总称。by WUQi.Ttcx.NeT
其共同的工作原理是:在发送端,信息经末端设备变为基带信号,然后调制发射机的载波,形成已调射频信号,经放大达到一定的功率后,馈至发射天线辐射出去;在接收端,接收天线收到无线电信号后,经接收机的选择、变频、放大,解调成为基带信号,再经末端设备还原成信息。
无线电通信装备的品种随技术的发展而增多,早期的无线电台只能收发无线电报,称为收发报机;随后增加了无线电话,称为收发信机或报话机;利用中间站转发作远距离多路通信的设备称为接力机;利用对流层或电离层不均匀性散射传播的多路通信设备称为散射机;利用通信卫星转发信息的通信设备称为卫星通信设备。按照工作波长范围可分为甚长波电台、长波电台、中波电台、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微波电台等。按照工作方式可分为收信、发信交替进行的单工电台,同时进行收、发的双工电台。按照运载方式可分为便携式、车载(或机载、舰载)式和固定式通信装备。按照调制方式可分为调幅电台、调频电台和单边带电台。按照信息传输容量可分为单路、多路通信设备。多路通信设备包括频率分割多路复用、时间分割多路复用及不同编码序列的码分多路复用通信设备。按照装备系列可分为战略、战术通信设备等。此外,还有载波的频率或相位按数字信号作跳变的移频键控、移相键控通信设备。在频带宽度容许的范围内,调频电台、单边带电台、接力机、散射机和卫星通信设备等可配用适当的数字终端设备传输数字信号。
武器大全1864年,英国物理学家J.C.麦克斯韦创立了电磁辐射的理论。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H.R.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WuQi.ttcX.nEt天天查询编辑
189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G.马可尼和俄国物理学家A.C.波波夫分别研制成无线电收发报机。
1905年,中国北洋新军装备了火花式无线电台,供海军舰队指挥通信用,发射功率为1.5~2.5千瓦,工作波长为600米。武器大全
1927年,中国北伐军开始使用电子管短波电台。
193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使用15瓦、50瓦短波电台和小型收发报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使用报话机、超短波电台、调频电台。武器大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续装备了国产的步谈机、超短波电台、短波电台、单边带电台、接力机和其他通信设备。(WUqI.TTcX.NEt)
60年代以后,战术分队装备的小功率电台、接力机已陆续半导体化。火炮、坦克、飞机、舰艇都配有专用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70年代以来,散射机、卫星通信设备以及快速电报终端机、跳频电台等新型通信设备也已装备使用。由天天查询武器大全编辑
无线电通信装备的发展, 经历了火花式、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阶段。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提高可靠性,实现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采用数字传输与数字交换;应用微处理机技术,以实现自动化;广泛应用保密设备以提高无线电通信的保密性;采用各种措施,如检错纠错、扩频技术、自适应天线等,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短波通信利用实时选频设备,可随时探测信号传输和干扰情况,以获得最佳工作频率,进而向短波通信自适应方向发展;战术分队将装备轻便的综合测试仪,配合机内检测电路,可在战地迅速查明并排除故障;进一步寻求对抗电磁脉冲的有效途径;以无线电传输为主的、自动转接的移动式综合通信网和地域通信系统将不断完善,并在实现军队指挥自动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无线电通信装备发展,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程。
早在1930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团攻打长沙时就缴获了9部无线电台。8月,红一军团在文家市全歼戴斗垣旅时又缴获了一部电台。
1930年底至1931年初,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中,红军全歼国民党第十八师并缴获了一部电台,俘虏了部分电台工作人员。但这部电台的发报机被砸坏了,只留下一个收报机,红军最早拥有的就只有这半部无线电台。(WuqI.ttcx.nEt)
在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缴获了国民党第二十八师公秉藩部一部100瓦电台。1931年中秋节,中央苏区用这部电台与在上海的党中央取得联系,从而大大密切了中共中央与红军总司令部、苏区中央局的联系。由天天查询武器大全编辑
在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中,红军又缴获了3部电台,红一方面军这时已拥有6部电台。1931年12月14日,蒋介石强令进攻中央苏区的原西北军旧部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暴动加入红军,带来电台8部、40多名无线电技术人员和不少通信器材。这样,红一方面军的电台增至14部,红军的无线电台有了一个飞跃发展。
1931年1月10日在小布陈家土楼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通讯队,开始了无线电技术侦察工作和无线电通信。对于这“一部半电台”,还有一段不凡的经历。1930年,红军主力3万多人聚集在宁都小布,12月30日,红军取得了龙岗战斗的胜利,缴获了敌人的一部电台。由于红军对该物品不认识,又出于阶级仇恨,把其中的发报机砸毁,所以称它为半部电台。为此,红军当即通报全军,“胜利后须注意收缴敌之军旗及无线电机不准破坏,并须收集整部机器及无线电机务员、报务员……”1931年1月3日,红军取得宁都东韶战斗的胜利,又缴获敌军谭道源师的一部电台。第四次反“围剿”结束后,中央苏区建立了一所通信材料厂。此厂隶属军工局,业务上受通信部门领导,开始装配、维修电台。自此开始了我军无线电通信装备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以仿苏体制的电子管通信装备为主,组织研制了步谈机、报话机,仿制出九种调幅、调频电台,包括九一型100W短波电台、八一型15W短波电台、七一型2W短波电台,702型超短波超再生步谈机等。形成了我军第一代无线电通信装备。(ttcX.nET)
从 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器件、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我军研制生产了以半导体器件为主要特征的调频电台、接力机、对流层散射机、短波单边带电台等,初步实现了装备的系列化、小型化,包括15瓦短波单边带电台、超短波段电台等,形成了我军第二代无线电通信装备。
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我军自行研制生产了短波、超短波、微波(接力、卫星通信)等装备及保密机,各种经过统型的通信车辆陆续装备部队。同时引进少量西方通信装备,形成了我军第三代无线电通信装备。by ttCx.nET
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对抗的需要,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我军研制了一批具有自适应、跳频、扩频功能的抗干扰通信装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军无线电通信装备的对抗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实现了装备的标准化、系列化,形成了我军第四代无线电通信装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通信装备将特别突出无线电通信装备的网络系统功能,采用多种无线电传输手段,同时加上数字化与各种加密措施,新一代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生存性、抗毁性能力更高,更加适应未来高科技战争的需要。